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小孩缺乏专注力?也许是因为他面对的任务太困难或太容易!

2016-02-20 小花生网

檩子:马上要开学了,很多朋友又要回到催孩子专心学习的“状态”中去了。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?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檩子觉得,要解决一个问题,首先要明白问题为什么产生,这时候最好能多留心科学家的研究成果,至少听听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人是怎么说的。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。


刘建鸿,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。刘博士是国内“积极教养”的倡导者(积极教养是积极心理学在教养领域中的应用);他的微信公众号是 jijijiaoyang 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他在积极教养问题上发布的一系列文章。


刘博士的一个重要观点是,要让孩子专注,得给他设置“合适”的挑战,这种挑战不能过难,也不能太容易。听起来很有道理,你觉得呢?




世纪之问:儿童是环境的奴隶还是自己行为的主人?


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堪称“世纪之问”:现在是信息时代,很多小朋友都玩手机、玩ipad,身边的诱惑还有很多,这时候孩子是成为环境的奴隶还是自身行为的主人,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。


对一个孩子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?50年前心理学家或许认为是智商,但当代研究表明,一个人的智商只能决定他成就的20-30%;30年前心理学家或许认为是情商,但现在发现,情商和成就未必相关;比如研究者发现监狱里的犯人情商平均比普通人还高些,因为他们要花言巧语来赢得别人信任,还要善于应变。


那么,对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?现在发现,自控力是影响孩子成就的重要因素,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智商和情商。而专注力就是自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。


自控力确实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成就。比如我们看到有不少聪明的孩子,初中高中在比较严格的环境下长大,成绩也不错,但到了大学以后环境比较宽松,缺乏自控力,松懈下来成绩掉得很厉害,甚至无法毕业。


再比如很多家长关心孩子上网。上网,到底是孩子在“上”网,还是网在“上”孩子?的确,有些孩子缺少自控力,身不由己,仿佛已是网络的“奴隶”,还有些孩子在网络上上看小说,甚至上QQ聊天下不来,都有可能成为环境的奴隶。


我们来看一个不容乐观的研究发现:现在的孩子跟跟30年前的孩子比,专注力不但没有提高,反而是下降了,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,全世界都一样,什么原因呢,原因很复杂,应该说电视是其中一个原因。


美国的儿科协会建议,2岁以前的孩子最好不要看电视。


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啊,电视有什么影响呢?大家注意啊,对婴幼儿来说,看电视属于一种被动注意,就是画面上一闪一闪的,不管他理解不理解就都跳过去了;我们为什么鼓励阅读呢,因为阅读是一种主动注意,他不理解他可以要求爸妈反复讲,他可以在(书的)画面上停留很久。所以我们建议,0-3岁的孩子,特别是孩子2岁以前,尽量不看电视,甚至连一些教育类的节目,像《小小爱因斯坦》啊,《巧虎》啊,(对2岁以前的孩子)都是弊大于利。



专注力是什么?


通常孩子都在什么场合不专心呢?情况非常多样。


比如有些孩子在他不喜欢的课上不专心;


还有些家长说,在家里,大人在外面打电话,小孩在房间里做作业,但好像电话内容他在里面比在外面的人还清楚,也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分散注意力;


另一种情况是情绪容易波动,比如过几天有个竞赛,一想到就紧张没法集 42 36079 42 15263 0 0 2046 0 0:00:17 0:00:07 0:00:10 3459中注意力;


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容易冲动,答题时没多想就把答案写上了,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,这也是一种不专心;


还有的孩子做事情没计划,什么事情都得家长帮忙提醒。



还有很多……,这些好像都叫不专心!但大家会发现,不同种类的不专心差异很大,背后原因实际上非常复杂。


什么是专注力呢,假设我站的这个地方是舞台,那人的专注力就像聚光灯,聚光灯照射的位置就是我们的专注力。我们人类所有的情感的波动,兴趣点的转移,其实都会影响我们的专注力。所以谈专注力,是谈一个背后很宽广的领域,几乎所有人的心理过程(情绪、动机、目标等)都会对它有影响。



在应对挑战中成长:什么样的任务让孩子专注?


我曾在一个幼儿园里看到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认真专注地剪指甲,我当时很吃惊,她怎么愿意自己乖乖地“劳动”,幼儿园又怎么放心让她这么小自己剪呢,不怕剪到手吗?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指导的:她们先让孩子剪手样的纸板(下图),在“指甲”的位置用铅笔涂黑,好像指甲脏了一样,再让孩子们把脏的那小部分自己剪去,小孩子剪地非常认真和专注。到后来练得熟了,细微动作也能控制好了,再尝试让她自己来剪指甲。



这个例子引发出一个重要的思考:什么样的任务让孩子专注?



孩子学习新事物时,存在三个区,左边是舒服区,他已经知道的知识,已经掌握的技能,很轻松就能应对,舒服、但有时也会厌倦;右边是恐慌区,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,他就会感到害怕、恐惧,退缩;中间的是挑战区,对他来说有些困难,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,他可以掌握和“跨越”难关。


对于初学剪指甲的孩子,如果让她直接剪指甲,就落在“恐慌区”,易受挫,进而畏惧退缩。老师安排让她先剪手型纸板,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随意尝试,恰好落在她的“挑战区”里。步步为营,每一步都是兴味盎然的挑战和成长。其实低龄的孩子并不区分“劳动”和“娱乐”,只要难度适中的挑战,剪指甲也可以是娱乐项目;若是乏味单调地重复,玩玩具也未必不是“劳动”。


这里给家长们的启示是: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专注于任务,首先要考虑任务的难度是不是落在了他的“挑战区”。如果太困难,得考虑将它拆解成几个步骤,每一个步骤落在他可及的范围内,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有成人的引导就可以达到,有成就感,就更投入和专注。“挑战区”是动态的,随着孩子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往前延伸。


维果斯基认为家长/老师应当“充当”孩子的“教练”。所谓“教练”,得依据“队员”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。举个例子说,姚明初到NBA的时候,教练要紧的不是提高他的投篮准确率,而是要改善他下肢力量弱的“短板”。同样,“挑战区”里的刻意练习让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,获得成长。


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,在不少领域里,从新手到专家,需要大约十年,或者说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(依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)。这一万小时,不是普通的重复,而是放在挑战区里的一万小时,每一步都能感到挑战和成长。无论莫扎特或是打高尔夫球的泰格•伍兹都是如此。


中国人常说“熟能生巧”,只有一半是对的。心理学家兰格(Elen Langer)指出,无论是练琴还是写字,早期确实让孩子处于挑战区,在应对挑战中成长,但进入到“巧”的阶段就已经开始进入舒服区了,后面的重复练习对孩子帮助不大,且易生厌倦。有些孩子弹钢琴反复弹几首曲子,比如《致爱丽丝》,除了熟极而流“以飨宾客”外,对弹钢琴真正提高很少助益。



游戏让孩子专注的“秘密”,值得借鉴


很多家长都认为电脑游戏让孩子魂不守舍,废寝忘食(也就是非常专注喽),它有什么魅力呢?游戏的原理能不能应用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?


游戏有几个不寻常的地方:


一是玩游戏经常输,孩子为什么还爱玩?游戏有个特点,一旦你“通关”之后,就不爱玩了,反而是输了游戏倒还保有吸引力。自然并不是“失败”吸引孩子,而是游戏中孩子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有及时的反馈和体现,上一回得了800,这一回就得了1200,虽然还是没“过关”,但分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了,因此游戏的一大特点是及时的回馈带来的“信心”。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恰恰很缺少及时的回馈,比如他新写了篇作文,他自己感到有什么进步呢?如果总感觉不到进步,就容易信心不足难以坚持; 


二是游戏提供给孩子可及的目标。不管是简单的“连连看”、愤怒的小鸟还是复杂的魔兽世界,无论孩子水平怎样趣味如何,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层级开始,“总有一款适合他”。这些方面游戏做的非常好,日常的学习包含这些特点么?非常遗憾,没有。对于天才早慧的孩子,学校的学习过于简单无聊,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;对于落后的孩子,他理解有困难跟不上进度,慢慢也失去兴趣了,自然都无法专注;


游戏的第三个特点是输了没关系,大不了从头再来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的老师、父母往往都太在乎成绩了,孩子们在竞争和社会比较中如临深渊,轻松不起来。


在学习生活里可以如何借鉴呢?


一、给孩子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,重视过程而非结果,及时给予反馈,例如对孩子新写的作文你可以具体这么点评“你今天用的这个月亮比喻很形象,你是怎么想到的?”


二、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作者雷夫老师曾获全美最佳教师奖,他把游戏的原则应用于数学教学。比如两位数加法题:63+28=?他问学生,如果你是出卷子的老师,你会给出哪几个答案?一个孩子说91(自然,这是正确答案),雷夫又问“其它还可以放什么答案呢?”另一个学生说:“放一个81吧,有人会忘了进位”;还有的孩子说:“万一没看清楚符号会算成减法呢,放一个35吧”,……,大家七嘴八舌,没有输赢的压力,“角色”反串当起出题的老师来,待出完题讨论完最容易的错法和答案,孩子们自然也就不容易再犯错了!




找到合适的挑战,才能体验专注的快乐


“孩子什么时候会专心致志,浑然忘我?” 


如果任务过于困难,如大山横亘于前,会让孩子无助无望丧失信心;如果难度偏大,也会让他感到焦虑、担忧甚至恐惧。那么让孩子做简单的任务呢,“尽在掌控”的感觉固然让他放松,时间长了却也可能令人厌倦。


你也许想到了,是,只有寻找比孩子现实能力稍高一些的挑战,才能激发他的潜能,体会到全然投入似水涌流般的心流体验(flow)(也称沉浸体验 -指一种极度专注的心理状态)。


著名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 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 发现很多科学家、艺术家工作中常常伴随着心流体验,他们有些人回忆 “我的专注就像呼吸一样,我几乎沒有注意到。当我开始做事时,我真的完全忘周遭……” 由于高度的专注,他们忘记了自我、时间和周围环境,工作中伴随着喜悦,也特别富有创造性。(注: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,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。著有畅销书《幸福的真意》、《自我演化》、《创造力》等。前美国心理协会会长马丁·瑟利斯曼誉之为“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”)。


诗人斯特兰德如此描述这种感受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之中,你似乎被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可能性所支配……如此地与工作融为一体,你感觉不到将来和过去,只有无穷无尽的现在”。




契克森米哈赖总结了心流体验(FLOW)的8大特征,包括:

  1. 清楚的目标和立即的回馈;

  2. 面临挑战和适度的技巧;

  3. 行动和意识结合;

  4. 全神贯注在活动上;

  5. 操控的感觉;

  6. 自觉的丧失(浑然忘我);

  7. 时间感的改变;

  8. 自成目的(autotelic)的经验。





无论成人还是孩子,当处于心流体验时,虽然心里有目标(比如打球时赢下这一盘),但活动本身成了最大的目标!时间过得飞快,仿佛一下子就过去了,过后回想时却能回忆出丰富的细节和感受,这种“时间感的改变”在汉语中也有所体现,“快活”“快乐”中都有一个“快”字,正是形容快乐中飞逝的时间感,与“难过”正好相反,看来中西方对投入的幸福感受颇为类似。


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心流体验呢?留意一下,你会发现也是有的:也许是他拼图的时候,拼的时候安静无声让你有些讶异,然后兴奋地跑来要你去“观摩”他的成果——他拼出了一个从没完整拼过的完整图形;也许是搭积木的时候,随着搭建的“建筑”越来越宏伟,他兴奋地左右搬运材料,甚至没注意到大厅里的谈话和电视,直到完工的时候才听到他“满是兴奋”的雀跃。


契克森米哈赖认为这种沉浸和投入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来源,因为它不像感官满足容易适应(尝第1口蛋糕时可能觉得特别味美,第10口可能就稍感发腻了),而能与挑战颉颃,越投入越有成长的快乐。自然,如果孩子在学习或活动游戏中有更多的心流体验,他们会更多地感受到思维、创作过程本身的美,也会滋长出内在的兴趣。


契克森米哈赖花费了30年时间发现,任务的挑战难度和个人拥有的技能会影响心流的产生(如下图):唯有当挑战较高,要求技能也较高的时候才最能激发起个人的投入,并同时感到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。



如果孩子感到无聊,可能是任务的挑战不足,假若孩子过于焦虑担忧,则需要具体指导提升孩子的技能水平,来增加孩子的心流体验(如下图箭头所示)。


将复杂的任务的拆解为小的步骤对孩子非常重要(想想学游泳时,教练如何拆解动作,分别训练孩子手和脚,再将动作整合),步骤拆解越细致,越符合孩子的程度(落在“挑战区”里),并给孩子即时反馈,孩子就越有信心完成,越容易投入。


投入沉浸在活动中需要有一整段不受打扰的时间,因此当孩子投入做事情时成人尽量不要打扰,即便是善意地叫他“吃水果”,孩子原本一整块的时间也变得零碎,注意力来回的切换无形中也会消耗孩子的精力并减损热情。成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,一段文章读至酣畅处如果碰上个电话,重新回到原文去阅读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回感觉。


如果说沉浸投入地思考和做事(专注力)也是一种习惯,那么平时父母注意创设与孩子技能相匹配的挑战,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感受到“心流体验”,无疑十分可贵。


文|刘建鸿,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,致力于积极教养的普及和推广。积极教养是积极心理学在教养领域中的应用。 微信公众号:jijijiaoyang 或 小鸿积极教养。


下周一新书团购预告:《Step into Reading Level One》,适合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经典原版分级读物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。


感谢订阅 “小花生网”

公众号: xiaohuasheng99

每天推送国内外教育好资源和好方法

周一:小花生优选童书团购上新

周二:国内外实用有趣的教育方法

周三:英文原版趣味学习资源推荐

周四: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好书

周五: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纪录片等

周六:美好生活画报

周日:引发深度思考的文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